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我国古代如何预测地震
发布日期:2018-02-09 浏览次数:2121次


    古代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智慧完全不逊色于当今,在预测地震领域,他们都做了哪些尝试呢?

    我国古代对地震的认识,都侧重于天人关系的解读。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地震发生太突然,且又是在地下深处,人们感受到的只是震动及其造成的破坏情景,无法探知其本质。总的来说,我国古代人们预测地震的方法可归纳为以下两类:(1)观星测震。我国古书中记录的观星测震经验有近百条。如战国《晏子春秋》中记有:“维星绝、枢星散,地其动”、“钩星(水星)在四心间,地其动”;西汉董仲舒《灾异占》中记有:“日黄无光,天下主失德、名山崩、地动”;东汉《春秋灾异》中记有:“辰星(水星)与填星(土星)合虚中,齐国地动”、“岁星(木星)入亢,或东或西,去亢一尺若三尺,地大动”;元朝《宋史·天文志》记有:“天纪九星,散绝则地震山崩”、“土星入昂中,地动、水溢、宗庙坏”等。观星测震主要依据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方向、运动速度、所处位置、亮度、颜色,以及慧星、流星、月晕、日色等现象。(2)观地测震。观地测震晚于观星测震,主要开始于明朝。1624年4月17日河北滦县发生6级地震,波及北京。宫殿动摇有声,缸水震荡腾波。正在京城的意大利传教士龙华民为解答朝廷大臣们的询问编写了《地震解》,该书列举了六种地震前的宏观现象,如“凡井水无有一切他故,而忽浑并发恶臭者,震兆也”、“池沼之水,无端泡沫上腾,若沸煎茶,势必地震”、“若风日清和,台飓不作,海水忽然浇起,汹涌异常,势必地震”。清朝《银川小志》记有:“宁夏地震,每岁小动,民习以为常,大约春冬二季居多,如井水忽浑浊,炮声散长,群犬狂吠,即防此患。至春秋多雨,冬时未有不震者。”清朝《虞乡县志》也记有:“乙亥八月六日阴雨,连绵四旬,盆倾檐注,过重阳微晴,十三日大霁。乡老有识者,谓霪雨后天大热,宜防地震。”观地测震主要依据地面上下的宏观异常或是贴近地面的宏观异常预测地震。
——引自《防震减灾基础知识问答(第二版)》